close
得到寵幸不只是女人,有的男人也充當了這種角色,但是對政治的危害而言
,男寵的影響大於女寵,因為男寵可以出入內外。
「佞幸」是個帶有性愛色彩的詞,而這個詞分開來看的話,「佞」是為因,
「幸」是為果,因佞而幸。在這裡「佞」是關鍵,有兩個涵義:(一)色愛;(二)
才能。西漢前期幾個皇帝的佞幸,主要是靠色愛,如籍儒、閎儒「此兩人非有
才能,徒以婉佞貴幸,與上臥起」、鄧通「無他能,不能有所荐上,能自謹其身
以媚上而已!」。漢武帝時的兩位寵臣都是有「才能」的人。韓嫣善騎射,李延
年善歌。這裡要注意的是「才能」是非政治性的,且仍與色愛相關,才能使人君
感到身體或感官上的愉悅。
《佞幸列傳》第一人為鄧通,其事蹟說明,男色迷住皇帝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和荒唐性。鄧通博得文帝的歡心,主要是身體性接觸;武帝與韓嫣是在愛的前提
下發生親密關係的;李延年受過宮刑,生理條件改變,嗓音變得具有中性之美,
受武帝寵愛,但最後「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後,愛馳,則擒誅延年昆弟也。」,妹
死是哥哥被誅的重要外因,但更重要的內因在於「愛馳」,「色衰愛弛」是中國
的一老話,有所深意。三人皆是因「色」或「佞」而得幸於皇上,與皇上保持某
種特殊關係;他們得幸於皇帝,卻結恨於皇室,不得善終。
我們注意到,在西漢王朝大多數皇帝都有同性戀的性愛生活史,皇帝的同性
戀者在西漢宮廷生活中相當活躍,扮演了一種獨特的宮廷角色。但是也有幾朝皇
帝沒有明顯的同性戀伴侶:「孝景、昭、宣時皆無寵臣。」,我們不宜對漢朝皇
帝的同性戀傾向作誇大性的估計。另外,《漢書‧佞幸傳》所記男寵中,董賢的
事蹟是中國男同性戀史上的典型案例,完全是因色而起:「(董)賢傳漏在殿下,
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說其儀貌」。「斷袖」的故事為中國古代帝王的同性
戀生活增添了若干愛情的意味和浪漫的色彩。
班固對男色的看法基本上著眼於國家政治利害關係,激烈地批判態度,代表
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性愛生活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政治功利成見。但史家沒有充分意
識到愛與恨、害的根源在於權力的消長作用。皇帝的死亡、皇帝興趣的改變都會
直接至男寵於生命危險之中。另外,即使帝王的同性戀的性愛關係本源於不平等
的權力關係,但它仍包含某種超出權力之外的東西,那便是「色」。比較而言,
在帝王的同性戀關係的基礎中,「色」比「權力」更深厚。
,男寵的影響大於女寵,因為男寵可以出入內外。
「佞幸」是個帶有性愛色彩的詞,而這個詞分開來看的話,「佞」是為因,
「幸」是為果,因佞而幸。在這裡「佞」是關鍵,有兩個涵義:(一)色愛;(二)
才能。西漢前期幾個皇帝的佞幸,主要是靠色愛,如籍儒、閎儒「此兩人非有
才能,徒以婉佞貴幸,與上臥起」、鄧通「無他能,不能有所荐上,能自謹其身
以媚上而已!」。漢武帝時的兩位寵臣都是有「才能」的人。韓嫣善騎射,李延
年善歌。這裡要注意的是「才能」是非政治性的,且仍與色愛相關,才能使人君
感到身體或感官上的愉悅。
《佞幸列傳》第一人為鄧通,其事蹟說明,男色迷住皇帝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和荒唐性。鄧通博得文帝的歡心,主要是身體性接觸;武帝與韓嫣是在愛的前提
下發生親密關係的;李延年受過宮刑,生理條件改變,嗓音變得具有中性之美,
受武帝寵愛,但最後「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後,愛馳,則擒誅延年昆弟也。」,妹
死是哥哥被誅的重要外因,但更重要的內因在於「愛馳」,「色衰愛弛」是中國
的一老話,有所深意。三人皆是因「色」或「佞」而得幸於皇上,與皇上保持某
種特殊關係;他們得幸於皇帝,卻結恨於皇室,不得善終。
我們注意到,在西漢王朝大多數皇帝都有同性戀的性愛生活史,皇帝的同性
戀者在西漢宮廷生活中相當活躍,扮演了一種獨特的宮廷角色。但是也有幾朝皇
帝沒有明顯的同性戀伴侶:「孝景、昭、宣時皆無寵臣。」,我們不宜對漢朝皇
帝的同性戀傾向作誇大性的估計。另外,《漢書‧佞幸傳》所記男寵中,董賢的
事蹟是中國男同性戀史上的典型案例,完全是因色而起:「(董)賢傳漏在殿下,
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說其儀貌」。「斷袖」的故事為中國古代帝王的同性
戀生活增添了若干愛情的意味和浪漫的色彩。
班固對男色的看法基本上著眼於國家政治利害關係,激烈地批判態度,代表
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性愛生活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政治功利成見。但史家沒有充分意
識到愛與恨、害的根源在於權力的消長作用。皇帝的死亡、皇帝興趣的改變都會
直接至男寵於生命危險之中。另外,即使帝王的同性戀的性愛關係本源於不平等
的權力關係,但它仍包含某種超出權力之外的東西,那便是「色」。比較而言,
在帝王的同性戀關係的基礎中,「色」比「權力」更深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