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報告札記 (20)
- Jun 09 Mon 2008 00:24
[士豪] 摘要-论中国文学作品对同性恋的表现
- Jun 09 Mon 2008 00:20
[立青] 摘要:明末流行風—小官當道—明代的三部同性戀小說。
摘要:明末流行風—小官當道—明代的三部同性戀小說。
作者主要分析三本專門描寫男同性戀的小說專集,分別為龍陽逸史,弁而釵
,和宜春香質。這三本小說揭示了明末以來同性戀風氣的盛行,也紀錄了小
官階層的興起。
作者主要分析三本專門描寫男同性戀的小說專集,分別為龍陽逸史,弁而釵
,和宜春香質。這三本小說揭示了明末以來同性戀風氣的盛行,也紀錄了小
官階層的興起。
- Jun 09 Mon 2008 00:19
[思博] 摘要,品花記事:清代文人對優伶的態度
摘要:品花記事:清代文人對優伶的態度
(本文摘自<中國文人階層史論> 龔鵬程 著)
紀錄清代乾嘉道咸時期梨園發展狀況的文人筆記很多,作者便以此為「史料」
觀察、考證該時對於優伶的看法。
- Jun 09 Mon 2008 00:19
[思博] 摘要,《品花寶鑒》性別倒錯現象成因分析
摘要:《品花寶鑒》性別倒錯現象成因分析
呃…因為不是太看得懂簡體字,如果有誤讀的話還請見諒。
呃…因為不是太看得懂簡體字,如果有誤讀的話還請見諒。
- Jun 09 Mon 2008 00:18
[立青] 摘要:斷袖—漫談紅樓夢、品花寶鑑中的同性情愛。
摘要:斷袖—漫談紅樓夢、品花寶鑑中的同性情愛。
(本文摘自漢忠文化公司<同性戀文學史>一書。)
根據本文作者的觀點,紅樓夢中的同性情愛、異性情愛都深刻的刻劃了人間
(本文摘自漢忠文化公司<同性戀文學史>一書。)
根據本文作者的觀點,紅樓夢中的同性情愛、異性情愛都深刻的刻劃了人間
- Jun 09 Mon 2008 00:18
[思博] 照花前後鏡,情色交相映 -- 《品花寶鑑》中的男色世界
摘要:照花前後鏡,情色交相映 -- 《品花寶鑑》中的男色世界
作者:張瀛太
本篇的目的似是要對魯迅等學者所批評的「《品花寶鑑》只是將男伶與嫖客
作者:張瀛太
本篇的目的似是要對魯迅等學者所批評的「《品花寶鑑》只是將男伶與嫖客
- Jun 09 Mon 2008 00:16
[思博] 摘要,《品花寶鑑》
摘要:《品花寶鑑》 陳森 著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美少男梅子玉,原本對於品旦毫無興趣,一天,其好友
史湘雲著了本《曲臺花選》,選定了八個名旦,將之形容的宛若天仙、比女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美少男梅子玉,原本對於品旦毫無興趣,一天,其好友
史湘雲著了本《曲臺花選》,選定了八個名旦,將之形容的宛若天仙、比女
- Jun 09 Mon 2008 00:16
[育萱]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 第六十五
不只是女子用美色諂媚取寵,士人和宦者也有這種情況。
從前用美色取得寵幸的人很多。漢高祖時籍孺以諂媚得寵。孝惠帝時有閎
孺。這兩個人並沒有才能,只靠婉順和諂媚得到了顯貴和寵愛,同皇上同起同
臥。漢惠帝時,郎官和侍中都會打扮自己,這是受了閎孺和籍孺之流影響。
從前用美色取得寵幸的人很多。漢高祖時籍孺以諂媚得寵。孝惠帝時有閎
孺。這兩個人並沒有才能,只靠婉順和諂媚得到了顯貴和寵愛,同皇上同起同
臥。漢惠帝時,郎官和侍中都會打扮自己,這是受了閎孺和籍孺之流影響。
- Jun 09 Mon 2008 00:15
[士豪] 摘要-冷眼旁觀人生-論朱天文小說的敘述特色
文章第一段,由女性的邊緣敘述來談朱天心,但是完全跟同志無關,略。
長篇小說《荒人手記》是朱天文在創作題材上的一大突破,1994年入選台灣時報
文學首獎、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等獎。朱天文以一種特殊的描寫姿態道出了世紀末的頹廢,
透過同志的邊緣敘述創作出有關世紀末的"寓言"。
長篇小說《荒人手記》是朱天文在創作題材上的一大突破,1994年入選台灣時報
文學首獎、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等獎。朱天文以一種特殊的描寫姿態道出了世紀末的頹廢,
透過同志的邊緣敘述創作出有關世紀末的"寓言"。
- Jun 09 Mon 2008 00:15
姿樺] 摘要:《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 陳益源 著
摘要:《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 陳益源 著
(這本書主要是在談論情色文學,所以我只挑選了有關男色或同性戀的部份讀)
一、《紅樓夢》裡的同性戀
- Jun 09 Mon 2008 00:14
[姿樺] 摘要:《龍陽逸史》 京江醉竹居士 著
摘要:《龍陽逸史》 京江醉竹居士 著
這本書主要是專收龍陽故事的話本總集,一共二十回,一回是一個故事。故事裡描寫
小官(男妓)的遭遇,故事大多簡略,缺乏細節描寫。書中敘寫的是明代社會男色盛行的
情況:社會的上層文士或官員喜愛找尋小官或是面目姣好的男童來相好或玩弄,男妓館和
這本書主要是專收龍陽故事的話本總集,一共二十回,一回是一個故事。故事裡描寫
小官(男妓)的遭遇,故事大多簡略,缺乏細節描寫。書中敘寫的是明代社會男色盛行的
情況:社會的上層文士或官員喜愛找尋小官或是面目姣好的男童來相好或玩弄,男妓館和
- Jun 09 Mon 2008 00:14
[俊豪] 札記2從<閩都別記>看古代東南的 同性戀問題
從<閩都別記>看古代東南的 同性戀問題
古代福建同性戀者的行為特徵
⑴表現的形式與內涵近似乎於異性戀:
願意為異性犧牲自己切身的利益。
古代福建同性戀者的行為特徵
⑴表現的形式與內涵近似乎於異性戀:
願意為異性犧牲自己切身的利益。
- Jun 09 Mon 2008 00:13
[育萱] 男色的愛與恨──評《史記‧佞幸列傳》
得到寵幸不只是女人,有的男人也充當了這種角色,但是對政治的危害而言
,男寵的影響大於女寵,因為男寵可以出入內外。
「佞幸」是個帶有性愛色彩的詞,而這個詞分開來看的話,「佞」是為因,
「幸」是為果,因佞而幸。在這裡「佞」是關鍵,有兩個涵義:(一)色愛;(二)
,男寵的影響大於女寵,因為男寵可以出入內外。
「佞幸」是個帶有性愛色彩的詞,而這個詞分開來看的話,「佞」是為因,
「幸」是為果,因佞而幸。在這裡「佞」是關鍵,有兩個涵義:(一)色愛;(二)
- Jun 09 Mon 2008 00:12
[昭華] 摘要 怪胎‧異端‧另類-- 由指稱看臺灣“同志”小說邊緣㟲事的變遷
怪胎‧異端‧另類-- 由指稱看臺灣“同志”小說邊緣㟲事的變遷
付麗華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本文將近代同性戀文學分下列依時間分三階段整理、探討:
付麗華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本文將近代同性戀文學分下列依時間分三階段整理、探討:
- Jun 09 Mon 2008 00:12
[葉詠] 摘要弁而釵
1.情貞記:江都縣書生趙王孫(字子簡),年方十五,因外貌冶豔招侮,同秦春元
學經,被新科探花風翔看中,風翔愛其姿容,改名涂必濟(字遇之)投秦春元門下,二人交
往漸篤。惟趙王孫義正詞嚴拒絕與風翔為亂,風翔遂因相思得病,王孫感之,以身相許,
儼如夫婦。無奈同窗張狂、杜忌欲染指王孫被拒,張揚其事以為報復,使王孫被父召回,
臨別與風翔三年後約見北京。後王孫連捷入京會試,座師正是風翔,不但報了當年之仇,
學經,被新科探花風翔看中,風翔愛其姿容,改名涂必濟(字遇之)投秦春元門下,二人交
往漸篤。惟趙王孫義正詞嚴拒絕與風翔為亂,風翔遂因相思得病,王孫感之,以身相許,
儼如夫婦。無奈同窗張狂、杜忌欲染指王孫被拒,張揚其事以為報復,使王孫被父召回,
臨別與風翔三年後約見北京。後王孫連捷入京會試,座師正是風翔,不但報了當年之仇,
- Jun 09 Mon 2008 00:11
[葉詠] 摘要余桃斷袖
【余桃斷袖─中國古代男同性戀現象 吳存存】摘要
1. 自上古到晚清,中國的男同性戀在社會上似都一直受到寬容。在性的問題上,我們的
先人似更看重關係中的地位、價值、年齡等因素,而對性對象的性別似乎總不那麼認真。
「孌童妓女,并與作興」在古人看來,有時卻是很自然的。
1. 自上古到晚清,中國的男同性戀在社會上似都一直受到寬容。在性的問題上,我們的
先人似更看重關係中的地位、價值、年齡等因素,而對性對象的性別似乎總不那麼認真。
「孌童妓女,并與作興」在古人看來,有時卻是很自然的。
- Jun 09 Mon 2008 00:10
[昭華] 摘要 《孽子》中的同性戀與父子關係
《孽子》中的同性戀與父子關係
高照成 蘇州大學文學院,江蘇蘇州215021
《孽子》是白先勇公開出版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本文的作者認為,白先勇除了出色
高照成 蘇州大學文學院,江蘇蘇州215021
《孽子》是白先勇公開出版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本文的作者認為,白先勇除了出色
- Jun 09 Mon 2008 00:10
[建言] 摘要 中國古今文學作品對同性戀的表現
此文通過概述中國古今文學作品對同性戀的表現,意在探討文學作品在表現這一現象的技
巧和思想上的發展和豐富過程。
從以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有關「同性戀」記載的史料《商書 伊訓》,到春秋戰國出現「
安陵君」、「龍陽君」等,同性戀的記載不曾斷過。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更可說達到興盛
巧和思想上的發展和豐富過程。
從以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有關「同性戀」記載的史料《商書 伊訓》,到春秋戰國出現「
安陵君」、「龍陽君」等,同性戀的記載不曾斷過。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更可說達到興盛
- Jun 09 Mon 2008 00:09
札記 香豔叢書
香豔叢書 第九集 斷袖篇
裡頭載了中國歷史上幾個有名的同性戀事件,作者並不明,由清朝蟲天子編輯
香豔叢書時收錄於其中。
其中比較有名的形成後來的一些成語像是"斷袖之癖"以及"餘逃之癖"。
- Jun 09 Mon 2008 00:09
[建言] 摘要 明清社會男風盛行的歷史透視
男色現象在中國出現得很早,從黃帝、春秋戰國以降都有記錄。這樣的現象到了明清
兩代時達到顛峰,「男風」一詞也在這時候出現,專指男性之間超越友誼的親密情感。
明中葉以後,男風現象開始蔓延,參與的人從帝王公侯到庶民百姓都有。其影響之深
遠,甚至還危急到明宗室的延續(明武宗沒有子嗣,傳說與他喜好男風有關係)。這時候的
人們不僅不會鄙視訕笑此一現象,甚至還變成一種風尚的表現,開始流傳。同性關係在人